四部门联动解读“创投十七条”!关系科创全链条发展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政策措施》)。这是继201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又一部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
6月26日下午,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四部门相关负责人对“创投十七条”进行解读,并从各部门角度透露了接下来支持创投发展的措施方向。
发改委:牵头解决“钱往哪里投”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创业投资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创业投资具有“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典型特征,更加适应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可以说,没有创业投资的支持,科技创新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很多“小巨人”“独角兽”等创新型企业也难以像今天这样发展壮大、快速成长。
《政策措施》又称“创投十七条”,是继201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又一部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五句话,即“培育创投主体、拓宽资金来源、加强引导扶持、健全退出机制、优化市场环境”。“创投十七条”的出台,对完善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支持创业投资做大做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春临表示,具体来看,在募资端,引导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投资创业投资,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直接股权投资试点范围,动员有条件的社会资本做“耐心资本”,解决行业“缺长钱”和“无米下锅”的问题。
在投资端,针对很多创投机构反映“有钱也难投出去”的问题,明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相关部委,建立创业投资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对接机制,为广大创投机构提供一批优质的、符合国家发展方向和战略导向的好项目,解决钱往哪里投的问题。
在管理端,提出要持续加强对政府和国有企业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的管理,建立健全符合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尽职合规责任豁免机制。针对各方普遍关心的税收和监管问题,提出持续落实落细创业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按照《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相关要求,对创投基金实施与其他私募基金区别对待的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在退出端,重点是拓宽退出渠道,优化创业投资基金的退出政策。
证监会:做好差异化监管安排,推动健全退出机制
据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二司司长吴萌介绍,到今年一季度末,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有1.25万家,管理的基金有5.5万只,管理的基金规模约14万亿元,其中在信息技术、半导体以及生物医药等重点科创领域在投项目有10.4万个,在投的本金有4.6万亿元。由此可见,创业投资在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吴萌表示,中国证监会始终高度重视立足资本市场,为创业投资营造更为有利的市场环境,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努力为创业投资发挥作用提供更加有效的工具和平台。“国九条”发布之后,证监会深将加快完善资本市场相关配套政策体系,有针对性地丰富资本市场工具、产品和服务,努力为畅通创业投资的“募投管退”循环提供更加好的市场基础和支撑。
同时,做好差异化监管安排。首先从制度层面来看,去年7月份,《私募投资基金的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发布,其中明确对创业投资基金实施分类监管,对于主要从事长期投资、价值投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创业投资基金在投资退出方面提供便利。前期证监会也指导基金业协会进一步完善有关自律规则,比如,对于《登记备案办法》作了修订,其中对创投基金的首期最低实缴资金做了差异化安排。
对于创投行业当前高度关注的退出问题吴萌也做了回应。吴萌表示,退出机制是各个方面都普遍关注的,同时也是需要系统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证监会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不断深化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开放,努力为缓解“退出难”提供良好的基础。
首先是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功能和机制。今年以来,证监会先后发布了“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十六项措施”和“深化科创板改革八条措施”,为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硬科技”企业建立和健全股权融资以及并购重组的“绿色通道”。
同时,积极完善并购重组的支持政策,提高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丰富并购重组支付工具,鼓励并购基金更好发挥作用。证监会也注重发挥私募股权创投基金股份减持和投资期限“反向挂钩”机制的作用。到今年一季度末,已累计办理“反向挂钩”的申请超过2000单。
第二个方面,多措并举,拓宽多元化的退出渠道。比如证监会正在开展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允许将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通过非交易过户的方式向投资者进行分配,这样既丰富了退出的渠道,也有利于缓解对市场的冲击。再如,证监会先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宁波、江苏、安徽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私募基金的份额转让试点工作,目前已经完成私募份额转让232亿元。私募份额的质押融资316亿元,这项试点工作也将会有利于支持二手份额转让基金,也就是行业所称的S基金的进一步发展。
吴萌表示,证监会也将继续保持境外上市通道的畅通。去年3月《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实施,到上周五,一共有158家企业赴境外上市完成备案,其中85家在香港上市,73家在美国上市。后续,证监会还将继续加强和各方的协同配合,加强政策的动态评估,推动“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机制”等措施的落实和落地。
金融监管总局:积极引导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投向创投
发展创业投资是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长期资金”“耐心资本”作为更加匹配创投行业“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典型特征的资金源,近年来业内呼声高涨。对此,金融监管总局政研司司长李明肖表示,将引导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引导银行业保险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依法合规出资创业投资。
李明肖表示,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持续优化保险资金监管政策,先后印发了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财务性股权投资等五份监管政策文件,全面破除阻碍保险资金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制度障碍,允许保险资金投资由非保险类金融机构实际控制的股权投资基金,取消了投资单只创业投资基金募集规模的限制,支持保险机构加强与专业股权投资机构合作,拓宽创业企业长期资金的来源。目前,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在监管政策层面上是畅通的。
为进一步引导保险资金发挥长期资金、耐心资本的作用,更好支持创业投资,金融监管总局于2023年9月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明确了科技保险适用财产险风险因子计量的最低标准,推动释放更多保险资金进入到科技创新领域。比如,部分保险公司前期投资的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这些都是一些重要的体现。这些保险资金投资的项目领域聚焦的都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此外,为满足金融市场多层次的投资需求,金融监管总局积极支持信托公司、理财公司等资管机构加大创业投资支持力度,按照“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原则,开发与创业投资相适应的长期投资资管产品。为有效控制金融风险,“资管新规”对资管产品向下投资,也就是资管产品再投资资管产品,实际上叫嵌套,对层数作出了限制。总局本着大力支持创业投资发展的原则,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专项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基金在接受资管产品投资的时候,不视为一层资管产品,相当于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一定程度放松了监管要求,这也有利于更好发挥资管产品的作用、积极支持创业投资“母基金”的发展。
李明肖表示,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持续优化保险资金运用的规则,研究提高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集中度的比例上限,更好引导保险资金和相关资管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创业投资基金的配置力度,积极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
国资委:将提高央企创投基金出资比例,明确容错条件
近几年,国有资本在创业投资市场上的活跃度不断增加,随着《政策措施》出台,国有资本如何在支持创投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备受关注。对此,国务院国资委资本运营与收益管理局局长王海琳表示,一直以来,国资委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创业投资发展,近年来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文件,尤其是对创业投资基金提出了差异化的支持政策。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共管理了126只创投基金,认缴规模529亿元,已投资金额313亿元,主要投向了先进制造、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在推动科技攻关、加大科研投入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而配合刚刚印发的《政策措施》,王海琳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将立足自身职责定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同,在放宽规模限制、提高出资比例、注重整体业绩和长期回报考核,明确尽职免责容错条件等方面,给予中央企业创投基金更大支持。
同时,也将指导中央企业用足用好现行相关政策,聚焦主责主业,结合自身优势和条件,利用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行业科技领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鼓励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发挥长期耐心资本作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徐劲聪
拓展阅读
热门文章
- 炒概念、蹭热点?地产公司万通发展拟跨界光通信被问询,股价直奔跌停
2023-11-28 02:25 - 内忧外患,沙特迎来了大考验
2023-11-28 02:23 - "牛股集中营"突然崩跌,发生了什么?
2023-12-05 02:24 - 中信证券:华为智能汽车业务开放股权合作,将成为行业里程碑事件
2023-11-28 02:23 - 查理·芒格,谢谢你
2023-12-01 02:01 - 科技巨头最新“成绩单”!苹果大中华区营收下降13%!Meta业绩大增,多亏了中国广告主
2024-02-03 02:28
推荐阅读